快四点了,常秉宣转向上尉嘟嘟囔囔地说:“我真想马上看到手电筒闪......”
话未说完,只见手电筒闪了一下、两下、三下。又一个手电筒闪起来,第三个又亮了。在短促的手电光中,杨方云看到一个奇怪的人影,接着又看到第二个、第三个人影。突然,清楚地传来了格斗的声音,电筒的亮光形成了包围圈。呼喊声、格斗声和杂沓的脚步声响成一片。常秉宣和上尉刚刚跑到混战的中心,人群就平静下来。
十二个得胜的士兵押着垂头丧气、默不作声的俘虏。杨方云心里想道:“这太容易了!”
一数:一,二,三。容易确实容易,但少了第四个间谍。
杨方云深信电报上说的四名间谍是准确无误的。当一个谍报人员冒着风险把一份极其重要的电报发往他国的时候,他对电文都有绝对把握。电报既然说“四个”,那就一定是四个。
但是现在,出奇制胜之后,抓到第四个就比较困难了,特别是夜幕茫茫,只好等天亮再找。也许他蹲在高山和大海之间某个地方,只有靠偶然的幸运才能发现他的藏身之地。杨方云们的行动迅速利落,但是放跑了其中一个,一切努力都会付诸东流。
能够从抓捕者的罗网中逃掉,说明这是个机敏、危险的间谍,可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会使抓捕者阻止敌人进攻的计划受挫。只有一点对抓捕者有利:
他没有走远,或许就在海滩,因为唯一的出路已被封锁。
常秉宣走到上尉旁边说道:“好了,他只有一次逃脱的机会。我们在这里等到天亮,肯定能抓到他。利用这点时间来看看抓到的这几个吧!”
俘虏们穿着整齐,完全是中国人的打扮。每人都随身带一些零钱,但数目不大,每人带一部小巧而强大的发报机。
常秉宣命令三人拉开距离,然后开始审讯。他们像大部分的俘虏那样,尽管在战斗中相当凶猛,但这时却一攻就垮,因为他们知道抗拒也无济于事。他们都勉强地,但相当详细地回答了常秉宣提出的所有问题。
还没来得及叫到第三个人,他就主动用中国话对常秉宣说道:“请您跟我谈谈好吗?”
常秉宣吃了一惊,随即用手电筒照了照他的脸。他站得笔直,纹丝不动,只是电筒照到他时才轻轻眨了眨眼。
“当然可以!”常秉宣回答说。
“我是自己人。”俘虏一开口就让常秉宣吃了一惊。
但是常秉宣很快就冷静下来:“你说你是杨方云们这边的人,很好。今天晚上你们几个人登陆的?”
“四个。”
“你敢肯定是四个吗?”
“是的,我敢绝对肯定。一共是四个。”
果然是四个,电报准确无误。可是,还剩下的一个在哪里呢?或许天亮了他会出来。
虽然基本确定这个主动交代的间谍是自己人,但常秉宣依旧还是把他看管了起来。
具体的身份是什么,不是自己能够管到的。
五点、六点,时间慢慢蠕动着:这一夜好像没有尽头。
终于,一条微弱的亮光在地平线出现,慢慢向平静的海面伸展。很快,海滩上的巨石和人影已经依稀可辨,一刻钟之后,天亮得足可以开始搜索。
抓捕者排成一行从海滩一端向另一端行进,在若明若暗的晨曦中,一点一点的搜查海滩、洞穴、坑坎和带刺的灌木丛。
常秉宣叫士兵们回来。原来的队形已经有些散乱,但仍然警惕地注视着海滩。
常秉宣很恼火,紧握双拳,看了士兵们一眼。天已经亮得能认出人来。常秉宣从排头看到排尾,又从排尾看到排头。突然,问题解决了,杨方云不由自主地高声笑起来。
“好狡猾的家伙!”常秉宣笑着说道。
上尉惊异地看着杨方云:“怎么啦?”
“好狡猾的家伙!”常秉宣提高嗓门重复说道:“你们,士兵们,原地立定!”
全体站好,常秉宣转向上尉说道:“请你过来,我把你介绍给我的朋友 。”
常秉宣和上尉向士兵们走去,在每个人面前都停下来端详一下。八个、九个、十个......十一个、十二个、十......
常秉宣停下来,把手放在最后一个人的肩上:“你好,间谍先生。”
他是第十三个人。
事情已经清楚,他利用当时黑暗中的混乱,插到抓捕者的士兵当中。如果抓捕者停止搜查,他会留在后边,等汽车一走,就伏到一个地方隐藏起来。
要不是士兵人数正好是十二人,要不是出于迷信常秉宣记住了“十三”这个不祥的数字,常秉宣无论如何也不会在黑暗中走近队伍去默默地清点人数的。
一个人的生命,居然就悬在了这么一根纤细的线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