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安抚英国人,李国勇再次提出了中国由西藏出兵协助英军剿灭印度叛乱,这次高傲的霍必澜没有拒绝,必须向德国显示中英在远东不可动摇的军事同盟关系。次日,李国勇在正式宣布英国的邀请之后,下令驻扎在西藏的国防军第3集团军26师正式进入印度。
进入印度后的26师起先并没有引起英军在印度的最高指挥官皮特中将的足够重视和尊敬,虽说中国的军队打败了日本人,但那些日本猴子的士兵怎么能和精锐的英国士兵相提并论。但很快,26师所表现出来的训练有素,作战勇猛让皮特中将刮目相看,不得不承认他得到了强有力地支援。在给国内发去的电报中,皮特也强调了中国人是在真诚的帮助着英军打仗,相信得到了中国军队地协助,印度的叛乱将很快被平息下去。
接到这份电报后的英国人再次迷惑起来,难道中国政府真的仅仅是因为政治上的幼稚,对国际局势无法做出清晰地判断,才接受了德国的邀请?或许是这样的,一个以年轻人为主的新生政府,在各方面都是很不成熟的,这也更需要英国对他们耐心细致地指导,将他们牢牢地拴在英国人的裤腰带上。
1906年2月6日,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开始,在内阁总理杨度等政府官员的送别下,“李牧”号在南京起航。
汇合了护航舰队后,载有帝国元首李国勇,海军部长赵灿薛,总参谋长蒋百里和工业、农业等各部部长的“李牧”号向着浩瀚的大海前进。随船的还有李国勇的夫人王青颜,毕竟是正式国事访问,把几个老婆全带上不太合适,在几个老婆的争执下,最后还是进门最早的王青颜取得了胜利。
虽然拥有着全亚洲最大的舰队,但李国勇还是生平第一次出海,还好没有晕船的反应,不至于丢了帝国元首的脸。
甲板上吹来的海风让人心旷神怡,“李牧”号的不远处,是威武的“白起”号和“韩信”号护航战舰,李国勇看得大是激动:“雪之,海军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不容易啊。”
赵灿薛一样心情激荡:“是啊,当初我接手海军的时候,连满清的舰队都比不上,能发展到现在这个规模,全靠着您顶住压力,大力发展海军。”
李国勇深深吸了一口海面吹来略带咸味的空气:“雪之,还是不行,现在的帝国舰队充其量只能看看家门,打那么一两场小的海战,虽然我们打败了日本联合舰队,但比起世界第一海军强国英国来,差距就不是那么两三年就能赶上的。英国、法国或者美国、德国的舰队,在大海上四处横行,到处宣扬着他们的武力,他们也正是用舰队征服了一个又一个殖民地。我一直在想,中国什么时候才能象列强一样,把我中华的泱泱国威立于异域,在海外大力拓展中国的疆土,可这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程,急不得。不过我相信,只要我们埋头发展,和列强的差距会越缩越小,总有那么一天,一支强大的中国海军会出现在世人面前。”
看起来赵灿薛对这话颇有感慨:“我在国外求学的时候,看到英国人的舰队耀武扬威,总想着中国什么时候能象他们一样就好了。当时学校中的日本学员,看到我们中国人总是趾高气扬,不停地炫耀着甲午海战中日本的胜利,那时候我的心一直在滴血,现在日本人终于被我们踩在了脚下,我现在想的是,什么时候才能达到英国的水平。”
李国勇不置可否的笑了下,海军是要大规模发展,但要维持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在那说什么呢,那么神秘。”蒋百里笑着走了过来。
“方震,你来的正好。”李国勇叫住了他:“你对我这次出访德国有什么看法?”
谁知道他的话音才落,蒋百里就毫不犹豫地说道:“帝国将倒向德国军事集团,中国在列强间跳舞游走的时代即将过去。”
对于蒋百里快速准确的回答李国勇并不吃惊,他的总参谋长本来就有着过人的判断力。
赵灿薛皱了下眉头:“现在就倒向德国是不是有点嫌早了,其实我们大可以继续保持目前的局面,在列强间为中国谋取最大的利益,毕竟列强间的矛盾与我们的关系不太大,中国只管安心发展就可以了。”
李国勇轻轻笑了下:“雪之,其实在列强间摇摆不定是件很危险的事,终有一天会被抛弃,落个很悲惨的下场,也许做出抉择将是个非常痛苦的事情,但为了这个抉择当需要我们流血的时候我们将不会害怕牺牲。我之所以选择德国而不是英国,因为在亚洲德国人没有什么势力,我们的主要对手是英国,它就象盘恒在中国面前的一座大山,只有爬过它才能够确定稳固中国在亚洲的霸主地位。既然迟早都要一战,为什么不先选择一个忠实坚强的盟友,比如德国,将来在开战的时候,起码英国不敢将主要精力用来对付我们,因为在他们身后,还有一个强大的敌人在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们。”
赵灿薛微微点了点头,又听到李国勇笑了下说道:“我可以无耻,但中国不可以,我可以倒下,但中国不可以,让历史来告诉我的抉择是对是错吧。”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起点中文网<a href= target=_blank></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