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唐今宵自己的,还是虞文康送给她或者借给她戴的?
考虑到这翡翠发冠的价值,还有虞家曾经为了两亿的债务差点破产,温一诺认为这顶翡翠发冠不会是虞家的。
那就只能是唐今宵的。
可唐今宵好像是孤儿,唐小姐说她母亲是孤儿,在孤儿院长大的。
一个在孤儿院长大的孤儿,从哪儿弄来这么一顶价值连城的古董首饰?!
第515章 大梦以归(5)
而且还有一个疑点,唐小姐曾经对他们说,她母亲的闺蜜告诉她,虞文康找她母亲索要他们的定情信物,但是她母亲不给,或者拿不出来,才导致虞文康愤而将唐今宵推倒在地上,导致她因为哮喘发作而死亡。
还有,唐今宵拿不出定情信物,是因为她把定情信物专卖或者典当了,所以没法还给虞文康。
从这个角度说,如果定情信物就是那顶翡翠发冠,那么定情信物就是虞文康的?
虞文康是不知道这顶翡翠发冠的价值,才把它送给唐今宵做定情信物吗?
后来知道了它的价值,才分手之后不顾风度也要索回?
可如果定情信物是翡翠发冠,唐今宵把它转卖或者典当了,她肯定没有得到多少钱。
因为如果是她把这翡翠发冠送到苏富比拍卖行拍卖,那得到的钱肯定不会让唐今宵依然“生活窘迫”。
温一诺眼神微凝,很快做出几个假设。
第一,这顶翡翠发冠是虞文康的,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之送给唐今宵做定情信物,然后在虞家生意出现困境,需要这顶“传家宝”解困的时候,去找唐今宵索回。唐今宵拿不出来,虞文康愤怒之下,将她推倒在地。
但是考虑到后来虞氏银行还是得到那笔钱,所以可不可以推论,唐今宵还是把翡翠发冠转卖或者典当的线索告诉了虞文康?
然后虞文康去找了购买人或者典当行赎回,再送去苏富比拍卖?
这种可能性有,但是很小。
因为她推论唐今宵转卖或者典当翡翠发冠没有得到多少钱,但是虞文康要赎回就不会是一点小钱。
当时虞氏银行几乎要被清盘了,不一定能拿出巨额现金赎回。
所以要这种假设成立,必须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虞氏银行在清盘之前,突然借到一笔钱去赎回。
这种假设成立的可能性虽然更小,但逻辑上是行得通的,因此不是绝对不可能。
姑且存疑。
第二,这顶翡翠发冠是唐今宵的,她曾经在高中毕业舞会上戴过。后来虞氏银行遇到困难,虞文康打这个翡翠发冠的主意,从唐今宵那里或者哄骗或者让她心甘情愿送给他,然后再拿去苏富比拍卖行拍卖,终于给虞氏银行解困。
可是这个假设要成立,有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唐今宵是孤儿,她哪里来的这种古董首饰?
孤儿的意思是,没有家,没有亲人,由孤儿院抚养长大。
孤儿院能收养的前提,理论上是不满十八岁,但现实中是十六岁。
不到十六岁的孩子,有能力保留这样一个价值连城“传家宝”级别的古董首饰吗?
还有,如果是唐今宵的家传宝物,那唐今宵的父母是谁?
任何一个父母能留下这样的家传宝物,不可能让自己的孩子未成年就进孤儿院吧?
但是这种可能性也不是完全不成立。
因为方太太说过,现在的唐小姐能衣食无忧,是她的妈妈给她留下一笔钱,所以不用工作也能锦衣玉食。
唐小姐的母亲是唐今宵,她能给女儿留下一笔钱,让女儿不用工作也能“锦衣玉食”,那留下的钱,却不是小数目。。
而唐小姐自己说的是她母亲唐今宵生活困窘,生了孩子却只能住在一居室的房子里。
逻辑上说不通。
所以她之前判断这顶翡翠发冠肯定是唐今宵的,不是虞文康的,是错的吗?
可她还是觉得自己的推断不是错的,因为看这顶翡翠发冠的成色,以虞家人当年的财力和见识,不可能不知道它的宝贵之处。
这种帝王绿玻璃种老坑极品翡翠,就算是在大富之家也是要作为传家宝珍而藏之的。
虞文康再为美色所惑,那时候也只是十四五岁的少年,有可能拿到自己家里的“传家宝”去博美人一笑吗?
温一诺觉得自己需要更多的信息来做出符合逻辑的推论。
她看了一眼院子里的人,找到一个年纪比较大的人,好像跟方太太和虞家是老朋友了。
她走了过去,笑着问好,又装作是对虞氏银行的传奇感兴趣的人,闲聊起来。
“您贵姓啊?是方太太家的亲戚朋友,还是虞先生的亲戚朋友呢?”
那人年纪比较大了,看上去六七十岁了,须发皆白,但是皮肤依然红润,看起来老当益壮的样子。
见温一诺一个漂亮的姑娘跟他主动攀谈,他也很高兴,笑着说:“我是虞家的老朋友了,我看着文康长大的。唉……”
他叹气的时候,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露出惋惜的神情。
温一诺眨了眨眼,跟着叹息说:“是啊,真是太可惜了,虞先生英年早逝,还是以这样的情况过世,实在是……唉……不过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这一生呢,真是很难说……”
她这么感叹着,那老人深有同感,点点头,说:“确实如此啊。想文康小时候是多好的一个孩子啊。那时候虞家有三房,当时文康的父亲,只是二房,不是长子,也不是家里父母疼爱的小儿子,而是不上不下的老二。”
“文康大学毕业之后去虞氏银行工作,也只是给自己的伯父打工而已。一个月挣不了几个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