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朦语气里透着一丝沉重。
方言总觉得有古怪,但就是说不出到底哪里不对劲,感觉到气氛变得凝重又哀伤。
王朦道:“没必要那么难过,我们还是可以在文化部常常见面的。”
“啊?”
听到文化部门,方言愣了一下。
王朦说自己要从人文社升任到文化部门,去顶替朱穆芝。
方言一个激灵,立马收起了准备擦眼泪的手帕,这才意识到自己从头到尾都误解了。
合着人家不是病房传噩耗死了啊,而是产房传喜讯——升了啊!
于是乎,刚刚痛苦难过的心情一扫而空,转而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激动,连声祝贺道:
“这是好事啊,恭喜您,王老师!”
“你就不要恭喜我了,这个事要不是实在没办法往外推,我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答应的!”
王朦露出一副无可奈何的神情。
方言一问才知,就在召开全国青年作家座谈会的前不久,就在王朦带领一个作家访问团参加活动的时候,碰巧撞上了一些领导,他们正在商量着文化部门该交由谁来继任管理,当时的候选人名单众多,结果在这些人里每一个都没有达成共识,偏偏就看中了自己这个“送上门来”的。
“我当时是受宠若惊,我说我不行,他们说我能行。”
王朦苦恼道:“我推脱了三四次,让他们另请高明,反倒让他们更觉得我适合去部里。”
“王老师,不瞒您说,其实我也觉得这个部长挺适合您来当的。”方言劝慰道。
“怎么会适合呢!”
王朦苦笑连连,说自己虽然在《燕京文学》、《人民文学》的几本文学期刊担任过总编辑,也曾主管过燕京作协,但绝对没准备过去掌管文化部门,更没想过自己有能力去管理、去决策、去负责。
“您这话就说得太谦虚了。”
方言半开玩笑道:“就凭您把《人民文学》经营得这么井井有条,蒸蒸日上,何止一个部门啊,再说冲您王老师的名声,就是再配作协、文联这么一两个部门都不多呀。”
“嘚嘚嘚,你啊,还是把这个拍马屁的功力都给我用在编辑和写作上去!”
王朦没好气地白了眼。
方言嘿然一笑,“这哪是拍马屁,实话实说而已。”
“要不是知道你小子不知道这个消息,不然我肯定以为你是给你师兄和领导他们当说客呢。”
王朦一脸发愁,自己一直以来都是作为文艺工作者提点意见,可从来没想过有一天去发号施令。
方言边给他倒水,边宽慰,您得支棱起来了啊,您都不知道您体内蕴藏多么大的能量!
王朦浅浅地喝了口水,收敛愁绪:
“我虽然同意了调令,但我也不是没有条件,那就是我只做3年,3年之期一满,我就辞职,到时候他们就要物色更合适的人选把我顶下来,我也好从案牍之中解脱出来,继续好好地创作。”
“您这是?”
方言两眼圆瞪,大为意外。
“我这一辈子就想好好写小说,而不是把写作当敲门砖。”
王朦说自己如今在《人民文学》主编的位置上呆久了,在文学创作上就已经开始力不从心,不像他一样,还有如此旺盛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任期超过三年,自己对文学的追求可能会违背初心。
“您真高风亮节,换成我是您,未必能做出这样有魄力的决定。”
方言咧嘴轻笑道。
“你小子猴精猴精的,如果换成你,估计比我还一百个不乐意来当。”
王朦拍了拍他的肩,语重心长道:“千万不要像我一样,我现在最后悔的就是在自己创作灵感最喷涌的那几年,没能多写几部让自己、让读者满意的作品。”(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