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圣人,贾大人率部离京三日了,昨日信报,神机营日行百里,算日子,距离滦州最多两日的行程。”裘世安这次没装哑巴了。承辉帝满意的点点头:“不愧是贾琏一手带出来的队伍,裘世安,可知一支队伍,日行百里意味着什么?”
裘世安笑道:“奴婢哪知道这个?奴婢就知道,神机营这一路上不住城市村镇,对百姓秋毫无犯,对地方没有任何打扰。”
承辉帝歪歪嘴:“你这老奴,算了,你也不知兵。你只要记住,任何一支军队,日行六十里而不乱者,可为精锐。想那神机营,麾下步炮骑,齐装满员,小两万人的队伍,日行百里井井有条,丝毫不乱,说明即便仓促遇敌也不会乱!这是精锐中的精锐。”
裘世安笑道:“奴婢懂了,贾大人此行的目的是威慑山海关,迫使玄理就范,奴婢就想看看,贾大人会怎么做!”
承辉帝听着这番话,笑骂道:“你这老奴,不是看的很清楚么?”
滦州就在眼前时,看着滦州知府以及西山大营统制等人,站在十里亭处迎接时,贾琏下令全军就地修整,城外扎营。
安排好军队后,贾琏带着随从迎上去,提前下马,快步上前:“辛苦诸公来迎,贾琏就此谢过。”
滦州知府赵午上前致意后,略显犹豫道:“贾都督,朝廷的旨意收到了,滦州上下本该全力配合贾大人,奈何此前西山大营两万将士在此驻扎数月,滦州地方上实在是供应不起神机营了。非但如此,城内也没有合适的地方驻扎,此事,还请贾都督多多海涵。”
看着赵午不知道是不是在演戏的样子,贾琏也没计较,很干脆的表示:“神机营不入城,各位请回吧,有事情明天再说。”
一句话说的赵午面色一喜,稍稍落后的西山大营统制韩龙表情略显阴郁,上前见礼说话:“卑职韩龙,见过都督。”
贾琏抱手回礼,示意他走一边单独说话:“西山大营的开销,户部拨款呢?”
韩龙没想到贾琏问的如此直接,回头看看滦州地方的人,压低声音道:“出征时发了一个月的饷,到了滦州后,头一个月还算及时下发,后来就没那么痛快了,就发了一回。这都半年了,兄弟们的饷银还欠着三个月的。”
贾琏又问:“辽东和山海关的饷银,发的及时么?”
韩龙面带不忿:“那是自然及时足额发放,且都是半年一发,朝廷的意思,此二处皆需安抚!李阁老也有令,让我部不要闹!朝廷自有安排。”
“也就是说,下半年辽东和山海关的饷银,全都发下去了?户部能这么痛快?”贾琏表示我不理解。
韩龙点点头;“据我所知,确实如此!”
贾琏这下明白了:“写一份请饷的折子送来我用印,连夜送京。”
韩龙顿时大喜过望,他这种不上不下的官员,别看是京营三大营之一的统制,实际上在朝廷里没啥话语权。
不是每个带兵的人都叫贾琏,不是每个文官都敢在内阁会议拿茶杯砸首辅的。
“多谢大人!卑职这就去写!”韩龙大声谢过时,身子微微勾着腰,贾琏极为顺手的拍肩膀道:“一群墙头草能足额拿饷,忠心耿耿勤于王事的兄弟却要欠着饷银,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这官司,我替你们打了。少一文钱,回去我砸了户部衙门。”
韩龙再三谢过不提,滦州知府还没走,并且领着地方老者上前来见,奉上杀好的猪羊各十头,酒五十坛。
贾琏谢过父老,表示猪羊收下,酒水不能收,因为有军纪,出征在外,军中不得饮酒。
赵午面带担忧道:“下官替本地父老问一句,都督率部来此,会不会打起来?”
一直给人很好说话印象的贾琏,听到这句话顿时拉下脸,冷冷的看着赵午问:“知府大人这是要刺探军机么?”
这话就很含蓄了,再不识趣就会问你,收了玄理多少银子,来为他打探消息。
赵午连连谢罪后退下回城,韩龙拿着写好的折子送来,贾琏当着他的面用都督印,附一份奏折,装入信封上火漆用小印。派人立刻出发!
韩龙见贾琏做完这一系列事情后,这才低声道:“赵知府应该是为李阁老问的。”
贾琏微微一怔,似乎有哪里不对,很快又反应过来了,抱手道:“谢了!”
韩龙告辞回城,贾琏在十里亭内坐着休息,参谋处的人立刻开始布置,展开工作。
滦州这边的风没京城的风那么硬,带着点潮湿的感觉。贾琏面朝渤海的方向,似乎感受到了海水的腥味。
“起草军令!”不待休息,贾琏立刻开始工作,日行百里的意义,就是在展示军威。四天半走了四百五十里,还带着步兵炮兵,吓不死你。
参谋处长立刻准备笔墨,贾琏口述:“钦差大臣,作军都督令如下,此番奉旨东巡,意在演练京营,并视察各军。三日后,神机营携西山大营于滦州秋操会演,山海关镇守玄理,辽东各部长官,届时务必到场观摩。此为军令!贾琏于八月三十日午后。”
军令下达后,立刻发出,丝毫没有停顿的意思。
至于秋操场地,参谋处的人早就先到一步,选好了距离海边不远的一大片荒地。正在雇佣民夫,扎草为靶。
山海关,信使连夜进城,面见玄理。
拿到贾琏军令的玄理,大惊失色,连忙来见李驰。
人在山海关这段时间,李驰感觉还是不错的,认为自己与玄理形成了默契,只要玄理不闹事,他就能保证玄理的利益。
李驰的目的也很简单,朝廷需要他坐镇,稳住山海关,他达到目的即可,至于手段,不重要。
什么时候能回京,李驰心里也没底,还能不能继续留在内阁,一样没底。至于贾琏率部前来,李驰决定静观其变,先不表态。
京城里发生的事情,李驰倒是知道的,也没打算掺和进去,他知道这时候跟皇帝唱反调,实为不智之举!
玄理来访,正在晚饭桌上的李驰,放下筷子起身相迎。本来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节奏,玄理突然来访,只能说明出事了。
玄理道明来意,递上军令后,李驰很努力的在军令上寻找自己相关的信息,真就是一个字都没有提。
难道说,贾琏忘记了,还有一个内阁大臣在山海关坐镇么?直接给玄理下令,无视内阁大臣?
玄理也是这么想的,并表达了疑惑。
只是这两人不知道的是,当玄理称病不肯去京城的时候,李驰已经不能算阁臣了,玄理也处在薛定谔状态,可能是忠臣,可能是反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