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在顺天府的情况比较微妙,大概是以前吃过亏了,现在学乖了,挂着监督的名,却只是带了眼睛和耳朵,没带嘴巴。赶紧来找贾琏求情,结果人都没见着,这厮躲起来了。找简仁达没有,这没节操的混蛋,开口闭口,贾大人有交代。
碰了一头钉子,韦护又去找别人,这次去了顺天府,直接找上了李元。
这次李元不客气了,直接驳斥:“一派胡言,五城兵马司确实与顺天府有职能重叠之处,却从未越界执法。贾琏执掌五城兵马司之后,京城治安环境大大好转,百姓交口称赞,这也是百姓对朝廷的认可。不能因为监生违法乱纪没能免于责罚,就指摘五城兵马司僭越。”
学术的问题嘛,正经是学术的方式来解决,但是国子监这地方素来刺头多,喜欢动手。
简仁达自然是俯首遵命,这是给衙门创收,也就是贾大人了,换个别的衙门,谁敢啊?名声还要不要?贾大人不在乎名声?也不是,他只是不在乎在读书人里的名声。说起贾大人在读书人中间的名声,很有点两极分化,喜欢他的人吧,觉得贾琏是道德楷模,不喜欢他的人呢,恨不得咬死他。
简仁达的年龄,还是有机会继续进步的,所以很卖力气,三年之后,争取再升一级。
收起五百两银票,贾琏回家给香菱做零钱不提。
简仁达这次实在没法昧着良心说话了,京城的小康五口之家,一个月的生活费也就是二两银子,监生们走个过场就五两银子,做人不能太黑了。
md。吃饭都不得安生,这些监生真该死啊,有精力去砸报社,为何不能好好读一下《贾氏实学》。
这不,贾琏正要吃午饭呢,外面来报告:“国子监的监生们,砸了《士林风》报社。”
学术界继续闹腾,在报纸上隔空叫阵的事情,贾琏也不去关心了。一篇质疑《尚书》的文章顺利传开,慢慢发酵,目的已经达到了。
《尚书》是儒家经典啊,居然是后人伪作的,这还得了?这篇文章的传播速度太快了,短短一个月,从京师飞速南下,又转进中原,总之非常之震撼。
于是一帮人去了内阁,张庭恩倒是见了他,得知他们的目的后,很干脆的拒绝:“本官若是尔等,不会浪费时间找人,而是赶紧凑钱捞人。”
不到半个小时,贾琏就出现在了现场附近,几十米的距离就能看见数百人聚在一起,他们不断的进进出出的,搬出来一堆东西,在街上放火烧了。贾琏看的清楚,有各种旧报纸,还有桌椅板凳字画之类的东西,总之这帮人冲进去后,打走了报社的人,把家具都搬出来,要烧掉泄愤。
说完,李元立刻转身走人了,丢下一群先生们,不管了。
这不,韦护带着一干先生堵住了李元后,提出要求。请李元帮忙,去五城兵马司放人。
差点说了真话,贾琏及时改口,简仁达立刻捧哏:“大人素来宽宏大量,为人雅量,若非他们行事太过,自然不会与此辈计较。”
新任祭酒韦护哀求道:“张相,监生们也是为了朝廷好。”
真不敢反抗了,以前有肋骨被捅断的案例,切肤之痛,谁也不想尝试一下。甚至个别有钱人还叫嚣:“抓就抓,别拉拉扯扯的,不就是一个人五两银子么?”
五城兵马司的士兵们兴奋的哇哇乱叫,四面八方围上去抓人。
贾琏听到之后,扭头问简仁达:“我是不是太心慈手软了?”
韦护等人只能失望而回,意难平的他们,纷纷奋笔疾书,上奏弹劾五城兵马司轻慢了读书人,有辱斯文。
一干先生们没法子,只好离开五城兵马司,想着去找人关说的话,首先想到的是张庭恩,这是贾琏的恩师,他说话好使。
说起来,这家报纸也真是头铁啊,这种文章都敢发。
大周朝的读书人,满世界的找所谓的作者还珠楼主。
“微臣主张,实践出真知。儒家独大两千年,素来不允许也不接受异己见者,此微臣不喜之处也。本朝理学为显学,微臣读书发现,理学的很多观点,融合了佛道理念,去芜存菁。是故,做学问就该兼容并蓄,吐故纳新,学问才有发展和进步,而不是一成不变,坚持固有观点。需知,理学之前,有王安石之新学,再往前,儒学一度为佛家学说压制。说来说去,争的无非是道统。陛下乃天子,下面的人争什么不要紧,要紧的是对朝廷有没有用。有用的留下,没用的贬谪。界定真理的权利,时刻掌握在陛下手里,任凭怎么闹都翻不出大浪。”
三百多监生,此次为五城兵马司创收不过七千两,眼界大大提高的贾琏,已经看不上这点小钱了。
放下筷子的贾琏很生气,怎么能影响贾某吃饭呢?
简仁达在一旁吹捧:“大人运筹帷幄,贼人插翅难逃。”
每天做的事情,就是记录,然后分析发生的事情,下班后进宫去见皇帝,汇报工作。
“贾琏身为朝廷官员,履行自身的职责,孤怎么可以随意干涉呢?”李元找了个借口。
你还真别说,这一期报纸,《士林风》都卖爆了,加印了一万份都才勉强够卖。
“走,带上人马,去看看情况。”贾琏一声令下,简仁达立刻集合队伍。他这个领班御史,那是贾琏一手扶起来的,必须要为大人看好地盘。
贾琏远远的看一眼,火苗起来了,火烧起来了,便淡淡道:“火候到了,上去抓人,一个都别放走。”
五城兵马司一口气抓了三百多个监生,国子监的祭酒和教喻们都要疯掉了,都快被抓光了。新上任的祭酒韦护要树立形象,觉得是个机会。
贾琏一番话,承辉帝听了频频点头,什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是对外面说的。用儒家学问来教化,有利于皇权。如果哪天儒家的道理,不利于皇权了,该废除的时候,皇权是一定不会手软的。
“卿有此见解,朕心甚慰。”承辉帝满意的点头,贾琏的贾氏实学,对于朝廷而言,就是有用之学,而且还不争所谓的道统。
这一场风波下来,贾琏乐见的局面出现了,贾氏实学在社会上的接受程度,大大提高了。不断有读书人主动去买教材,回家自学。
儒家经典被质疑了,精神世界动摇了,找别的理论来看看,这是很正常的行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