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京这些天,每天晚上都在处理族里的事。
见妻子进来,程瑾瑜便把手上的文件递给她看。
温婉接过文件,“这是要把你们的程氏祠堂重新修缮?”
程瑾瑜点头。
温婉看着文件后面的设计图,“照这图来看,不仅仅是修缮,还要大面积扩建吧?”
程氏祠堂在新太仓片区,那里一套正座四合院要六千五百万,而程氏祠堂以如今的规模,占地面积比寻常四合院要大上好几倍,倘若按照这份设计图来,不仅要将原本的祠堂建筑翻新,还打算在两侧各增建一个偏殿,后方再拓展出一个不小的园林景观区域用于宗族祭祀后休憩。
“怎么想着要扩建了?”修缮可以理解,扩建的话感觉有点浪费资源。
“打算以后每年族会都到祠堂那边去开。”程瑾瑜道,“就像你说的,我们华国人骨子里的对自己的根本还是很执着的。扩建祠堂,在祠堂那开族会,也能让程氏的子弟多一些家族荣辱与共的归属感。”
“还有家族向心力,大家有了共同的归属感,也会更团结。”温婉一点就明白了丈夫的用心。
程瑾瑜笑,“从你的议案得到的灵感。”
前一世,程氏族人最后七零八散,说到底是向心力不够的缘由,一个家族的兴盛,首先是要齐心协力谋求共同发展,就像一个国家,想要变得强盛起来,必须齐集民心。
而如何齐集民心?
共同的信仰,共同的文化,共同的根都是必要因素。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于国如此,于族亦如是。
程氏祠堂就是程氏族人共同的根,他们有共同的祖先,有漫长历史绵延下来家风家训,有一代又一代传承的故事与荣耀。
那些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先辈们,他们的音容笑貌或许早已消逝在岁月的长河中,但他们的精神却如同祠堂里的梁柱,支撑起整个家族的灵魂。
程瑾瑜从床头柜拿出一本红色大册,“今年重新修订的族册。”
温婉轻轻接过那本红色大册,触手质感厚重,封面上烫金的字迹在灯光下闪耀着古朴而庄重的光泽。
她缓缓翻开,入目是密密麻麻的程氏族人的名字,从德高望重的长辈到牙牙学语的孩童,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家族的一份子,承载着一份独特的血脉传承。
“你看,这上面不仅有族人的名字,还有每个人的生辰、籍贯,甚至还有一些先辈们的事迹记载。”程瑾瑜凑过来,手指轻轻点着其中的几页。
温婉细细看着,目光停留在一位先辈的事迹上,那是一位在战乱年代舍生取义保护族人的英雄。
“原来你们程氏家族还有这样的英雄先辈,这些事迹要是能让更多的族人知道,一定能激励大家更加团结奋进。”
程瑾瑜点点头,“是啊,所以
请收藏:https://m.yuntingwenyuan.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我想着,等祠堂扩建修缮好了,就把这些族册里的内容整理展示出来,让每一个程氏子弟都能了解家族的过去,明白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
“而且,还可以鼓励族人们把自己的故事也记录下来,添加到族册里,让家族的历史不断丰富和延续。”温婉提议道。
程瑾瑜笑,“也算是载入史册的壮举了。”
他往后翻多几页,到他们这一世,程瑾瑜父母的名字在上,左边是他哥程瑾荣一家,右边是程瑾瑜和她,红线往下是“筱”字辈六一的大名,他们的女儿,程筱一。
温婉下意识摸了摸女儿那烫金的名字,突然有些理解老爷子为何要催生二胎的举动了。
不仅仅是财富的积累和地位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家族血脉的延续与传承。
看着这族册上一个个名字,温婉意识到,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都是家族未来的希望,都为家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国家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接力奋斗,家族的兴旺同样离不开子孙后代的薪火相传。
家族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一个个家族的繁荣稳定,正是国家昌盛的坚实根基。
就如同程氏家族,先辈们以英勇无畏的精神护佑族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的程氏子弟,更应肩负起传承与发展的重任。
新生命带来新思想、新力量,他们会在家族文化的熏陶下成长,也将带着家族的荣耀与期望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阿瑜,家族与国家其实是紧密相连的。”温婉轻轻合上册页,“我们培养孩子,不仅是为了家族的未来,也是为国家输送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才。”
今天二胎政策的提议出来,网上有赞同的,也有不赞同的。
赞同的人认为,二胎政策的落实能够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为社会注入更多的年轻活力。
对程氏家族这样重视传承的家族而言,二胎的诞生意味着家族血脉得以更好地延续,家族的文化和精神有了更多的承载者。
也有不少网友在评论区表示,家里有两个孩子,可以相互陪伴,一起成长,性格也变得更加开朗乐观,而且懂得分享和照顾他人,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好处。
但不赞同的声音也不少。
请收藏:https://m.yuntingwenyuan.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有人觉得如今养育孩子的成本实在太高,从孩子的衣食住行到教育培养,每一项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普通家庭难以承受二胎带来的经济压力。
有网友无奈地表示:“现在养一个孩子,光上各种辅导班、兴趣班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更别说还要考虑以后的升学、买房等问题了,生二胎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还有人认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父母工作繁忙,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两个孩子。
“每天下班回到家已经精疲力尽,一个孩子都顾不过来,怎么可能再分出精力去好好陪伴和教育第二个孩子呢?”一位职场妈妈在评论中吐露心声。
这些不同的声音,温婉自然有关注到,可她知道,全面二胎政策会在今年的12月27日通过人口与计划生育修正法案,并在明年,也即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
“阿瑜,估计这两天还会根据二胎政策进行研讨,刚刚跟你谈了这一会儿,我突然有些想法。”温婉将脚盘坐到床上。
程瑾瑜也把文件放好,“愿闻其详。”
“今天的头条你看了吧,愿意生二胎和不愿意生二胎的基数都不少。他们的理由跟我们讨论的差不多。可不愿意生二胎的理由却非常多。刚刚我突然明白了,人们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这归根结底是教育问题,也是生存问题。”
温婉的想法是突然被触发出来的,程氏要教育好族内的子弟,也得好好规划与绸缪。
大家族尚且如此,那么小家庭呢?
大家族有经济实际,有较好的教育资源,要培养优秀的族内子弟很容易。
可小家庭却要顶着上有老下有小的生存压力,再来培养一个孩子,就得耗尽很多心血和精力。
但可能倾尽举家之力,也不见得可以培养出能与大家族子弟比肩的孩子,就算有,也是凤毛麟角。
所以在极少的几率下,更多的人选择保命,也就是保安存活。
生下孩子,不仅增加了自己的生存压力,同样的,孩子的教育依旧在那些线点,不甘心想要改变却得倾尽全力,也让人望而却步,不敢多生。
“在我看来,教育是教育是解决生育问题背后诸多困境的关键一环,也是推动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石。它不仅关乎着每个孩子的未来,更紧密联系着家庭的幸福与国家的兴衰。”
温婉分享着自己的想法,“阿瑜,对于那些因教育成本而对生育望而却步的家庭来说,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合理利用至关重要。优质的教育不应成为少数人的特权,而应像阳光一样普照每一个孩子。
这方面,政府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应加大对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尤其是在一些教育资源薄弱的地区,新建学校、改善教学条件,让孩子们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
温婉迅速地做着头脑风暴,一边继续说道,“还有教育理念的更新也迫在眉睫。如今,社会上过度追求成绩和技能培训的风气盛行,使得家长们不得不让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兴趣班,这不仅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也让孩子失去了许多快乐成长的时光。
我们需要倡导一种更加全面、多元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学校和社会应该提供更多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和实践机会,让孩子们在玩耍和探索中学习,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和考试成绩。”
请收藏:https://m.yuntingwenyuan.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程瑾瑜点头,这是从根源上去考虑教育问题。
他示意妻子继续。
温婉想了想,“还有一个是家庭教育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让很多父母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因此,社区和社会各界应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比如开设家长学校,为父母们提供育儿知识和教育方法的培训;组织亲子活动,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交流。”
说到这,温婉又顿住,“其实很多父母不见得是不重视孩子的教育,而是生活让他们身不由己,毕竟先解决面包问题是本能。”
“是的,解决面包问题是所有家庭的本能。”程瑾瑜认同道,“所以从宏观层面看,教育的发展还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到教育事业中来,比如设立教育基金、提供实习岗位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方向。
同时,也可以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减轻企业的负担,让企业更有能力为员工提供育儿支持,如弹性工作制度、育儿假期等,缓解员工的工作与家庭矛盾。”
温婉连忙点头,“对,教育问题的解决,才能很大程度上缓解家庭的生育顾虑,减轻他们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当每个家庭都能在教育上得到合理的支持和引导,感受到生育带来的希望和幸福时,全面二胎政策才能真正落地生根,为国家的人口结构优化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否则,哪怕出台全面二孩或是全面三孩的政策,人口问题依旧存在,不愿结婚,不愿生育的年轻人依旧如故。
事实上,当下不少年轻人,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并不浓烈。
全球化时代,华国的经济发展迅猛,拔尖的人才不断涌现,在国际舞台上展现着华国的风采。但在人口结构与生育问题上,却面临着诸多挑战。
而这背后,与年轻人所接受的教育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息息相关。
速食生活,激烈的生存竞争,活着是本能,哪来的闲情说家国大爱?
教育,也要改革。
几乎是同时,程瑾瑜和温婉都想到了这点。
“婉婉,明天是不是轮到你作为代表上去讲民族文化自信,你在议案里提到将文化自信融入教育,可同样的,民族文化自信,也能提高新时代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温婉微微颔首,立刻明白丈夫的意思:“阿瑜,我明白我明天要怎么讲了。”
“民族文化传承是同根的认同,也是共寻责任的归属。”
“只是……”温婉轻叹,“阿瑜,要改变大环境,太难了。”
这一人口问题,教育问题,哪怕年年说优化,年年说改革,可依旧难以解决,前世她离开,这些社会问题依旧存在。
程瑾瑜看了眼时间,将被子掀开,示意她睡进去,“很多事我们尽力而为,不能要求我们能凭一己之力去改变所有人,但我们可以试着去影响身边的人,小范围的人。终归,我们都不是万能的,不是吗?”
“是啊,我们都是普通人,凡事尽力而为,问心无愧就好。”温婉躺到他身旁应道,舒适的床铺让她绷紧的神经松懈了下来,她盖上被子,“晚安!”
“晚安!”
程瑾瑜看她几乎是秒睡,不禁笑了。
他们夫妻俩白天几乎都没有在一起,所以有什么想法,都是睡前交流。
请收藏:https://m.yuntingwenyuan.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他轻轻环住她的腰,将她揽进自己的怀抱。
前一世,为了保住金瑞霖的遗腹子不至于被他未婚妻金善语的父母打掉,再加上自己确实需要一个妻子的身份来应付上头,所以娶了金善语。
可婚姻于他而言不过是一纸文书,妻子也只是陌生人。
除了偶尔需要携带家眷出席的场合,他会带着名义上的妻子出席,其它时间基本都是陌路人。
事实上,金瑞霖的儿子成年后他就与金善语协议离婚了。
他甚至记不清她长什么样。
毕竟他们所见次数屈指可数。
给足了赡养费,而后不再有联系,也算是他对金瑞霖救命之恩的回报。
婚姻于他毫无意义。
如今重来一世,与温婉相识相恋,填补了潜意识的空缺,也让他对婚姻有了重新的定义。
程瑾瑜想起前世温婉离世时造成的社会影响力,那时他对温婉是充满敬意的。
为那样大爱的女子。
后来温婉的秘书在整理她的遗物时还发现了温婉整理了一大本关于他的剪影。
里面是他开会上报纸的照片,他上新闻的照片,他说过的话,落实的政策……
温婉在那些剪影上一一细注着时间,事件,以及自己的心得收获。
她的那些政治理念与自己不谋而合,透过那些字眼,程瑾瑜仿佛看到了一个一心为公的女子,也充满遗憾的女子。
因为温婉离开得突然,她的遗物得妥善保存。
只是温婉留下的这份剪影,让她的秘书觉得最能妥善保存这本影册的人应当是程瑾瑜。
因此温婉的秘书将这份剪影秘密转交给陈果桐,让陈果桐告诉他,温婉以他为偶像,一直在向他看齐时,他的心是惭愧的。
那时他第一次在内心深处升起一股莫名的情绪,自己似乎错过了某个珍贵的事物。
后来,温婉的追悼会他去了。
她的追悼会办得很盛大,看着她的遗像,程瑾瑜不由升起一股相见恨晚的情绪。
那时他想,如果他们早点相识就好了。兴许他们会成为很好的朋友,知无不谈。
这样遗憾的情绪伴随了他的后半生,那本剪影上的一字一句出现在他无数个沉寂的夜里……
后来在这一世相识她于年少,一切都像是刚刚好,她还是前世的那个她,又是崭新的她。
就像命中注定他会爱上她一样,至此他灵魂的另一半有了归属。
像夫妻那样恩爱,像伙伴那样默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交流,这样的美好,让他眷恋,也让他患得患失,害怕只是大梦一场。
程瑾瑜将温婉抱紧。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就算是梦一场,他也要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
……
经过一日的发酵,关于全面二胎的声音越来越多。
温婉知道,这个计划生育政策的确定还需要方方面面的考量。
接连几天,
请收藏:https://m.yuntingwenyuan.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在会场里的研讨不断,温婉也以小组代表上台发言,从宁县的发展经验、教育问题、民生问题及民族文化自信等多方面进行发表意见。
温婉分享的发展经验以及社会问题及提议的对应措施引起了各地代表的热议。
不可否认,宁县的脱贫经验是值得借鉴与学习的,而她提到的教育上的方针建议也很有前瞻性,还有就是从去年年底就一直被主抓的民族文化自信也在这里被详细讨论。
温婉正和其他代表分享着自己的观点,这时突然走来一个穿着黑色西装的高大男子,“温同志,景老领导请您过去一下。”
景老领导?
温婉所在的小组都安静了下来。
是……那位吗?
温婉虽然不知道景老领导找她有什么事,但还是立刻站起身。
等穿过长廊,走进一间待客厅,温婉这才发现里头不仅有景老领导,还有其他领导,包括何晨光也在内。
温婉一愣,正要跟着黑衣人走过去,身后的门再次被打开。
是程瑾瑜。
这段时间开会,夫妻俩都不曾在会场里见过面,没想到会议快结束,倒是在这里见面了。
程瑾瑜也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妻子。
黑衣人对他们道,“两位请随我来。”
温婉朝丈夫点点头,转身先跟上去。
夫妻俩一前一后出现在众人面前,气氛一下子就静了下来。
何晨光率先开口,“瑾瑜我就不特地介绍了,都是咱们看着长大的。旁边这位女同志我就是不介绍你们也认识。”
他说着站起身,“温婉,来见见各位叔叔伯伯。”
程瑾荣在笑着,“小婉,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温婉这才发现程瑾瑜那个在核心部门的兄长程瑾荣也在。
“大伯好!”
温婉有些不明所以,“景老领导、何书记好,大家好!”
程瑾瑜拍了拍温婉的肩膀,“别紧张,估计是想认识一下你。”
认识她?
至于在这时候?
景老领导坐在主位上,让身旁的人给温婉和程瑾瑜倒茶水。
“坐下吧谈吧,温婉!”景老领导笑道,“这两天听你讲了不少关于民生、教育、文化等多方面的良性建议,想听你再具体说说。”
温婉在一旁坐了下来,理了理自己的思绪后,把之前在会场里讲述的内容提炼出来,然后又分拣要点展开细说。
这一说就将近两个小时,期间不断有领导抛出问题让温婉回答。
最后待客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温婉一开始面对那么多大佬,哪怕自己心理承压能力不错,也有些紧张。
但随着步入正题,温婉也忘了紧张。
见领导们对她的建议表示认可,温婉也松了口气,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