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下定决心,做事就很快了。
陛下没有同意,但也没有拒绝。
但这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这个元宵节,过得也热闹。虞铮跟三公主透露了自家的选择。
三公主其实心里也是有数的,闻言只是叹气:“你们这一走,这几年里我不好过了。”
“有什么呢,她地位变了,心态也得变。你还有太后娘娘呢。她也不能马上当家。”虞铮道。
三公主笑了笑:“就叫她急着当家不也挺好?男人瞧不起女人,总觉得女人没用,可殊不知也女人们有时候也能办事。”
三公主笑着拍虞铮的手背:“宫里头,哪有省油的灯?朝阳殿里那一位,你瞧着温和好说话的,真要是惹到了她头上试试?”
虞铮轻笑:“说的是。”
“只是舍不得你,不过如今这样也好,暂时避开也没什么。”
虞铮笑着说好,其实心里也不敢相信三公主就这么头铁。
只是三公主之前的举措都证明她倒向的是独孤钺。
但是刘家倒是没有明显的表示出什么来,这倒也正常。
毕竟一个家族想要长盛不衰,就是要左右逢源。
一句话,他独孤钺有本事能回来,那时候大家再来归附就是忠心不二。
要是他没有这个本事的话,以前追随他的人也会慢慢散了的。
所以现在他们能做的就是将一切可能支持他的人全部笼络好。
元宵节过完,朝臣们就开始上书要求立储。
目前看来,朝中多数人还是倾向于齐王的。很多前朝臣子们虽然心有不满,但是他们的地位大不如前,并且也不太敢明着反对。
西河来的将军们还算支持,只是有些人站了别的皇子后,就支持的有些不太情愿。
但是总体来说,这个决定很好下。
陛下没有当朝同意,但是也说了,下次决定。
大朝会也就十天一次,下次也就十天而已。
陛下要立储,他心里很清楚自家老娘中意的是谁,所以也不好不顾老太后心意。
这不巴巴的就去太后那了。
娘俩单独说话,皇帝笑呵呵的:“是时候立储了,再拖着也没好处。”
太后瞥他:“你当年要起兵的时候,我拦着你了没有?”
“老娘最大气,知道这是好事,拦着我做什么?”皇帝还是笑。
“是好事吗?那是见血的,一个不小心,独孤氏就绝了后。如今你把天下打下来了,做了皇帝了。那就好好做这个皇帝,咱娘俩关起门来不说那些大义的话,可当年那些流民被你收留在西河的时候,你也痛心疾首。”
“咱娘俩,虽然你老子死的早,可也没受过多少苦。从小你就锦衣玉食,最苦的时候也就是打仗的时候了。咱得了这个天下,得为这个天下的人做点什么。”
“您教训的是,儿怎么敢忘记?”独孤翀正色起来。
“立储这件事,我知道。你媳妇走的早,四牛是我照顾的最多。他天生是个没嘴的,可心热乎,知道疼我。我偏心他有什么不对的?谁家的孩子也做不到真的一样对待。可老二也是我亲孙子,我一样的疼他。”
“我怕的是,他心窄,等你我都百年故去,他会怎么对待兄弟姊妹。”
独孤翀点头:“您的担忧儿也知道,他也不敢。可绕过长立幼……这是取乱之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