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众人还在为人选发愁,毕竟打仗是要死人的,战场之上刀剑无眼,万一中个流矢啥的就不要命,破了相也不好啊。
现在,有乙支川打着为父报仇的名义出头,自然再好不过。
于是众人纷纷点头,这个说虎父无犬子,那个说危难见忠诚,乙支川也不多言就那么看着高建武,一副舍我其谁的样子。
高建武也是,按照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属于那种又熊又不老实的主儿,明明怕李世民怕的够呛,偏偏还不折服。
乙支川毛遂自荐,他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郑重其事道:“乙支将军,令尊在卢龙罹难,朕心甚痛,本不欲在这个时候派你出征,但如今国难当头,只有辛苦将军了。”
乙支川沉默片刻,朗声答道:“家父救仁得仁,死得其所,王上不必难过,此去卢龙臣定与城池共存亡,城在人在,城毁人亡。”
“不,将军不可如此,若唐军势大,将军可退守至大王城,朕会在三月之内调集举国之兵,支援卢龙,还望将军珍重。”
高建武入戏太深,说着说着竟然流下眼泪,上前抓着乙支川的手,失声痛哭,一个劲说什么天妒英才之类。
说来高建武对乙支川如此上心也是有原因的,首先乙支家并不是世家大族,在高句丽没有强大的背景。
其次乙支文德虽然好用,可是其在高句丽声望太高,颇有些功高盖主的意思,高建武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一直都不怎么痛快。
现在好了,乙支文德死了,剩下一个既没有背景,又没有什么影响力的乙支川,只要使用得当,绝对是忠犬一条。
救人如救火,卢龙那边的告急文书一封接着一封,乙支川得到高建武的许可,连夜出城整顿兵马,带上三天的粮草,动员起十万大军直奔卢龙边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高句丽这边急的火上房,大唐这边也没好多少。
李恪流落高句丽的消息薛万彻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隐瞒,第一时间就向长安发了急报,红翎信使带着北方的寒气,一路上换马不换人,只用了五天时间便从幽州赶到长安。
边关战事紧,可长安却跟以前没什么不同,小贩依旧在沿街叫卖,南来北往的客商依旧带在城门口排队等着缴税。
纨绔们该吃吃,该喝喝,长安城没了李恪虽然少了许多新闻,但李恪本来就不跟他们一起混,倒也不受什么影响。
李世民这几天挺高兴的,根据户部的不完全统计,今年关中大熟,全国基本上没有自然灾害,苦难的日子终于熬过去了,在他的治理下大唐今后必然更加辉煌。
嗯,就挺好的,尤其是李恪不在家的这段时间,老消停了,御史言官们因为接连一个月找不到人弹劾,都在为会不会失业而发愁。
就在伟大的帝国主义头子立足当下,展望未来的关键时刻,房玄龄紧张兮兮的走进了御书房,挥手赶走闲杂人等,压低声音说道:“陛下,东边出事了。”
“何事?”李世民微微睁开眼睛,颇有些大梦谁先觉的感觉。
“三郎失踪了,在此之前他还杀了乙支文德,薛万彻为了给三郎争取时间,拖延卢龙城的守军,兵进高句丽。”
“咣当!”